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1月21日在宝鸡市陈仓区
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宝鸡市陈仓区区长 贺向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9年主要工作回顾
2009年,是全面贯彻市委“坚持四个第一,实现五大突破”,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抓好四件大事,实现五个跨越”的奋斗目标,开拓奋进,克难攻坚,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圆满完成了区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2亿元,增长1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3亿元,增长41.5%;地方财政收入1.7亿元,增长3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万元,增长23.5%;农民人均纯收入4980元,增长21.5%。
以民生项目和公共服务设施为重点,灾后重建工作有序推进。累计争取灾后重建资金20.6亿元,开工建设灾后重建项目440个,竣工316个,完成投资18.8亿元。7820户农村居民房屋重建和11984户房屋维修加固全面完成。城镇居民住房重建稳步推进,拆除危楼19栋,开工重建13栋,除险加固195栋。市政设施恢复重建项目全面动工,城区供水管网、污染治理和市民避难场所前期工作基本完成。首批恢复重建的24所学校全部开工,99所学校抗震加固全面完成。区中医医院、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项目稳步推进。
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城市工作取得新成绩。宝鸡会展中心建成投用,第20届西交会成功在我区举行。建国路拓宽改造拆迁工作基本完成。蔡阳渭河大桥、凤凰大桥、陈仓商业步行街、陈仓医院外科大楼建成投用,育才商务大厦、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体完工,千渭星城广场、车站广场二期基本完成。廉租住房开工建设,佳苑三期、千渭星城等住宅小区建设进展顺利。拆除了宝虢凤收费站,81路公交车开通。顺利完成污水处理厂经营权转让工作,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工作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和国家预验收。数字化城管工作全面启动。以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为契机,大力开展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城区及周边环境面貌得到较大改善,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以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和园区建设为核心,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出台了《关于强力推进大企业大集团建设的实施意见》,对众喜金陵河水泥、天香食品、祥和面粉等6户企业实施了挂牌保护。启动实施了法士特厂中村二期搬迁,祥和面粉扩建、金宝特精密铸造项目进展顺利,法士特宝鸡公司、青啤宝鸡公司、北方动力、育才玻璃等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完成科技工业园区二期规划,南环路西秦至太公庙段开工建设,储备土地750亩,科技工业园区跻身全省100个重点建设县域工业园区行列,自强中专、荣军医院达成入园意向。预计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69.5亿元,增长15.9%。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启动实施了农民增收举措到户工程。全年粮食总产27.2万吨。陈仓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进展顺利,160座日光温室大棚建成投用。虢阳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稳步推进,“晚红”猕猴桃填补了我省自主选育红肉猕猴桃空白。成功举办了陕西省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演练。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绿色陈仓建设深入开展,栽植苗木1079万株,完成绿化里程365公里,新增绿化面积13.6万亩。区农广校荣获全国农民培训百强校称号,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6万人次,实现劳务经济收入10.7亿元。新修通村水泥路257公里。整合资金3000多万元,集中开展了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初步建立,三条新农村示范带建设成效显著,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以产业发展和脱贫致富为目标,突破西山战略深入实施。坚持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突破发展的重中之重,确定了50个依靠主导产业增收示范村。栽植经济林5.2万亩,养殖土鸡52.6万只,出栏肉牛4.3万头。完成劳动技能培训1.2万人次,劳务输出3.4万人次。实施移民搬迁902户3527人,完成19个移民搬迁点及灾后重建点供电配套工程。新建通村水泥路93公里,桥梁14座,完成东县路、通石路、县孟路等4条69.5公里县乡公路改建。西山八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420元,1.2万人实现脱贫目标。
全面加强征地拆迁和环境保障工作,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进展良好。完成了物流园区、宝平高速、西宝高速扩建、大唐热电、众喜金陵河水泥等重点项目征地拆迁任务,及时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纠纷,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3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31%。总投资27亿元的大唐热电、总投资12亿元的众喜水泥一期建成投产。招商引资工作强力推进,落实项目55个,合同引资50.8亿元,到位资金24.4亿元, 分别占年度计划的121%和144%。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谐陈仓建设成效显著。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稳步实施。民生八大工程完成投资7.1亿元。1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顺利完成年度任务。义务教育各项政策全面落实,寄宿制学校蛋奶工程启动实施。我区被列为全国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区,参保24.7万人。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就业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农村公益岗位试点全面启动,新增城镇就业9989人。科学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人口计划执行良好。孝老爱亲文明新风进万家活动深入开展。我区在全市庆祝建国60周年红歌演唱会上荣获第一名。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一举成功。第三次文物普查顺利完成,城乡周末广场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再次荣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区称号,新声剧团荣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加强,四项控制指标全面下降。大力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和“公开接访、干部下访”活动,实现进京非正常零上访。在全市率先启动网格化治安防控体系,圆满完成“两会”和重大节日期间安保工作,平安陈仓建设扎实推进。
努力完善运行机制,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落实整改措施,解决了一批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建立了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水平进一步提升。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媒体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3件,政协委员提案131件。虚心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效能监察力度,强化约束机制,勤政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同时,广电、气象、老龄、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统计、审计、国土、供销、档案、司法、物价、兵役、民族宗教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国税、地税、工商、质监、邮政、电信、金融、保险等行业工作取得新成绩,有力地支持了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各位代表,成绩鼓舞人心,经验弥足珍贵。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攻坚克难、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与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其他各界人士,向离退休老干部、老职工,向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在我区创业的投资客商,向驻区部省市属企事业单位及所有关心支持陈仓建设与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区域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集群关联度不高,特别是三产服务业还不能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依然突出,重大产业项目、龙头企业、知名品牌还比较少;骨干财源仍然偏少,财政保障能力与保工资、保增长、保稳定、保统筹的矛盾依然尖锐;一些政府工作人员思想解放不够,创新意识不强,抓工作落实力度与当前各项工作的高标准、快节奏不相适应。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0年政府工作主要任务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谋划布局“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的攻坚年,也是区委确定的“五个跨越落实年”。当前,尽管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城市建设管理体制上划影响区级调控经济的手段越来越有限,工业化、城市化的强力推进导致各种利益关系引发的社会矛盾越来越集中,但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更多。从外部环境看,刺激发展的政策比较多。抓住应对金融危机和投资消费全面拉动的契机,就能积极发展商贸、物流等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高端提升;抓住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规划实施,就能推动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抓住国家支持地震重灾区恢复重建的历史机遇,加快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及新农村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就能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从内部条件看,发展基础比较好。随着市委十届七次全委会进一步明确“通过行政中心和高新区三期建设双拉动、住宅和产业双东移,加速陈仓区与市区融合进程”,我区迎来了新型工业化、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期;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从今年1月1日开始,宝鸡高新区对千河、磻溪、天王、钓渭四镇实施整建制托管,有利于四镇加速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步入经济发展快车道,必将对我区工业经济、城市建设产生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全区各级集中力量,把其他区域的工作抓得更深更细更好;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把陈仓物流园区列入其中,必将对我区拓展城市空间、优化经济结构带来新的机遇和空间。特别是近年来百余个重点项目的实施,培育了一大批有成长潜力的企业,积蓄的发展能量将逐步释放,区域经济发展不仅与国家调控目标趋向一致,与全国、全省、全市经济走向一致,而且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广大干部群众持续高涨的干事创业热情,更为我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区上下一定要正确认识所处的环境和形势,准确把握关键时期的历史机遇,在应对挑战中把握机遇,在开拓进取中争创优势,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的既定目标。
根据区委一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的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委全会精神,始终坚持“四个第一”,切实抓好“四件大事”,加速推进“五个跨越”,继续推动思想解放,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全区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在关中-天水经济区中率先发展。
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5%和1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以上。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努力把握好以下原则:
——上项目,保增长。紧紧抓住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实施和灾后重建的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千方百计争取国家重大投资项目,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资项目,用项目突破瓶颈制约,用项目推动产业升级,用项目促进率先发展。
——增优势,强功能。围绕宝鸡建设特大城市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对我区的功能定位,发挥区位优势和后发优势,努力在产业发展、区位交通、城乡一体化建设上争创新优势,不断提高辐射周边的综合能力,提升在全市、全省的地位形象。
——惠民生,促和谐。越是经济困难时期,越要高度关注民生。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考虑群众利益,关心弱势群体,让广大民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创环境,树形象。积极适应高新区托管四镇新形势,切实把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的关键环节,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借梯登高,借力发展,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着力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项目建设进度要求,确保年内基本完成灾后重建任务
紧紧围绕“三年任务两年完”的目标,着力抓好民生项目、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确保早日完成灾后重建任务,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优先抓好城镇居民住房和民生项目重建。加快完成城镇居民受损住房拆除重建和加固维修,加快廉租住房建设步伐。实施好101个村的水电路基础设施恢复项目。抓好职教中心等在建学校、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卫监所建设,尽快开工陈仓高中、厂区初中和第二批30所中小学校的灾后重建工程,全面完成区计生服务站和镇卫生院、计生服务站重建。全面实施公共设施和生态环境重建。加快推进科技工业园区道路工程和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开工建设坪头渭河大桥和县孟公路香泉段改造,完成3座水库除险加固和13个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公安刑侦大楼、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广电中心,完成区救助站、中心敬老院、殡仪馆等社会福利设施重建,适时启动行政机关办公集中安置工程。全面加快生态修复项目建设,积极实施土地复垦整理项目,完成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和避让搬迁,建设地质灾害及气象监测预警体系,完善应急指挥和救援救助设施,提高灾害预防和应急救援能力。
切实加强灾后重建项目监督管理。牢固树立安全重建、科学重建、高质量重建的意识,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竣工验收制等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资金、物资的监管,确保灾后重建依法、规范、有序进行,确保工程不出质量和腐败问题。
二、坚持扩张规模与提升功能并进,加速新型城市化进程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以更新的理念、更大的力度、更高的标准,努力把我区打造成“产业特色彰显、城市功能齐全、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的关中一流新城区。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配合宝平高速、西宝高速、西宝快客专线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建国路拓宽改造,配合做好物流园区道路建设。积极争取实施大唐热电供热管网东扩、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和陈仓小学周边道路建设。进一步明确城市规划区内各区域功能定位,加快实施南环路片区开发,快速推进千渭星城廉租住房和佳苑三期等一批住房建设项目。按照商住中心区目标,高起点制定老城区改造提升规划,按照“政府引导、镇村为主、商业运作、分步推进”的思路,启动实施东门十字旧城和城中村改造。争取实施北新路建设,加快铁路以北片区开发建设。积极适应宝鸡城市建设加速北上的新形势,调研谋划贾村、桥镇塬区发展问题。
强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按照市政府建设渭河川道统筹城乡示范区的要求,健全完善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围绕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等方面,完成小城镇建设规划修编工作。进一步强化城镇规划的执行与管理工作,突出抓好城镇街道和主干公路两侧红线控制,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把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灾后重建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抓好阳平、县功、贾村等重点镇建设,强化资金整合,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小城镇建设水平。
加快推进城市创新管理。加大土地和政府公共资源经营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努力破解城市建设资金瓶颈。深化数字化城管工作,扩大管理平台覆盖面,强化责任落实,提高数字化城管效能。合理设置城市公交线路,消除城市公交覆盖盲区。充分发挥综合执法队伍作用,大力开展综合整治,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突出抓好东西大街交通秩序管理,积极研究解决交通分流问题,消除人流高峰时段交通拥堵现象,保障行人安全。发挥社区职能,加强物业管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主体作用,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巩固各类创建活动成果,共同营造文明、有序、和谐的城市环境。
三、坚持加快发展与提质增效并举,加速工业强区建设步伐
按照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的要求,着力抓好园区建设、大企业大集团培育、中小企业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四项重点,强力推进工业集群化、新型化,切实把扩大内需、克服困难的过程转化为扩张经济规模、提高增长质量的过程。
强力推动工业园区加快发展。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实施意见》,以科技工业园区为核心,做强融资平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园区投入产出强度。加快实施荣军医院、自强中专建设,积极争取钛材工业园、华山汽车配套工业园落户园区,力争园区实现综合收入8亿元。全力争取周原工业园进入全省100个县域重点工业园行列,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吸引企业入园建设,努力把周原工业园打造成为“中国西部玻璃产业基地”。进一步完善区镇工业园建设规划,明确产业布局和发展目标,完善运行机制和考核体系,加大融资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区镇工业园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强化为大企业大集团服务。健全完善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度,对青啤宝鸡公司、北方动力、育才玻璃、众喜金陵河水泥、金宝特锻造、祥和面粉等重点企业,按照“三个零”的原则,全力搞好服务,即在领导服务上做到“零距离”,在部门服务上做到“零干扰”,在政策服务上做到“零折扣”,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服务企业加快发展。全力抓好众喜水泥二期、金宝特精密铸造等工业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围绕骨干企业配套协作,增强骨干企业带动能力,提升全区工业经济竞争力。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小额信贷体系,落实优惠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积极争取中省市专项资金,落实区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重点扶持20-30个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品牌创建、自主创新及人才培养工作,增强非公经济发展潜力。积极实施全民创业战略,着力扩张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规模,促进非公经济快速发展。
切实搞好节能减排工作。严格执行新建项目节能环保准入标准,坚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全力抓好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节能技术改造,推行以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工业建设。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大对工业污染源的日常监管,深化重点工业企业的污染整治。开展标准化生产,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全面推进质量兴区战略。
四、坚持促进增收和村容整治并重,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把统筹三大板块协调发展作为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集中力量抓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采取项目整合、招商引资、政策扶持等综合措施,利用3-5年时间,在周原、慕仪两镇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大棚蔬菜1万亩,日光温室4500亩,现代化育苗中心1个,建成万头生猪养殖示范村8个、标准化养殖场6个、千头奶牛示范养殖场3个、千头肉牛养殖场1个、年出栏100万只肉鸡养殖基地1个,园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万元以上,努力打造全省一流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试点推进,积极探索贾村、桥镇塬区发展现代农业的问题。继续抓好以虢镇太公庙村为核心的全市设施蔬菜示范园建设。深入实施肉牛产业振兴工程,建成百头肉牛示范场7个,千头肉牛示范村5个。以畜禽养殖规模化为方向,积极推广循环农业模式,着力解决农村养殖业污染问题。
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川塬108个村为重点,突出抓好国省道两侧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深入推进新农村示范带建设,扎实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和卫生村镇创建,实现村容村貌显著改观。力争年内将周原镇创建为国家卫生镇,完成两个省级卫生镇创建目标。切实抓好新农村晋星创建工作,完成80个村的晋星任务。抓好农民增收举措到户工程,创新工作方式,完善配套服务,实现增收政策到户、产业扶持到户、技术培训到户、科技服务到户,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年内建成45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能源应用技术,推进农村能源体系建设。
加快发展西部山区主导产业。围绕农民增收,以50个产业增收示范村为抓手,建设改造30个高标准产业示范园,新栽花椒、苹果、核桃等5万亩,肉牛出栏3万头,发展土鸡养殖50万只。完成3个村695户移民搬迁,实施726户特困安居工程。新修通村水泥路40公里,通组砂石路60公里,桥梁5座,完成安全饮水项目30处。完成实用技术培训1.2万人,劳动力转移3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加20%,达到4100元,实现1.2万人脱贫目标。
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加快实施宝鸡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围绕主导产业开发,全面落实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优惠政策,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重点扶持和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打造品牌,做强实力。支持发展和规范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带动农业产业组织化,市场化和规范化运作。
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大力实施土地治理和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改造中低产田1.4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实施16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和世行五期扶贫开发项目,扎实推进千村贫困人口搬迁工程,完成315户1304人移民搬迁。实施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项目,建设基本口粮田2.5万亩。积极争取冯家山东西灌区泵站改造项目,着力破解两大塬区水源瓶颈问题。
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绿色陈仓建设。全面落实“还山、还林、还利于民”政策,切实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出台《陈仓区集体林重点公益林管理办法》和《陈仓区集体林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办法》,力争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林改任务。按照“抓重点、攻难点、树精品、建亮点”的思路,统筹城乡一体绿化,推进绿色示范镇、示范村创建活动,建成3个绿色示范镇、40个绿色示范村、80个绿色村。
五、调整优化三产结构,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
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着力点,努力把潜在的需求转化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实际动力,千方百计扩大生产性消费、生活性消费和服务性消费,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以会展中心建成投用为契机,加快陈仓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支持总投资3.5亿元的国际工业品建材城项目落户园区,整合华誉、育才、中邮等物流企业资源,完善物流配送体系。依托区位、交通、基础设施等优势,加快物流企业入园建设力度,培育大型物流企业,打造宝鸡物流企业总部基地和西部商贸物流基地,形成聚集效应,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积极挖掘整合陈仓社火、马勺脸谱、泥塑、剪纸等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加快建设陈仓民俗文化产业园。扎实推进吴山、安平沟等重点景区综合开发,全力打造陈仓特色旅游品牌。进一步深化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配套服务功能,重点提升宾馆、餐饮业的服务档次和接待规模,努力把陈仓建设成宝鸡新兴服务业承接区。
切实提升商贸服务业水平。统筹规划城区商业网点的功能、结构、空间布局,加快金茂商务大厦、育才商务酒店和千渭星城中央商业区建设步伐。加强房地产业宏观调控,促进以住宅业为重点的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的主导作用,强化面向农村的服务业,完善以生产销售、科技信息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继续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积极做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工作,大力促进农民消费和农产品流通。进一步创新社区服务模式,积极拓展社区养老、卫生、教育等服务项目,提升服务水平。
六、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努力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势
着眼于统筹协调发展,牢固树立抓项目、促发展、增后劲的观念,只争朝夕开展项目申报,夜以继日抓紧项目建设,切实推进项目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发展。
全力抓好35个重点项目建设。以灾后重建为重点,以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为契机,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加强调查研究,谋划一批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项目,加大项目储备力度,建立完备的项目库。强化重点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继续实行领导包抓制度,健全项目管理机制,建立重点项目服务例会制度,推动项目建设实现较大突破。确保完成当年投资23.4亿元的35个重点项目。
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紧紧围绕为大企业大集团服务配套,深入开展产业转移承接和大型企业外扩调研,以“两区三带八园”为主要招商平台,以东南沿海和发达地区为重点,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以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城市建设和中高档玻璃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和产业为方向,创新招商模式,拓宽引资渠道,在亿元项目引进上实现较大突破。积极跟进海宝公司中子增倍剂项目和城区商贸开发项目,着力引进落地一批发展前景好的重大产业项目,确保全年实现合同引资45亿元,到位资金18亿元,利用外资300万美元。
认真办好十件实事。一是投资8000万元,新建区中医医院。二是投资7800万元,完成建国路拓宽改造。三是投资3000万元,建设廉租住房500套。四是投资1350万元,建设9个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五是投资2756万元,实施13个扶贫开发重点村项目和4个村异地移民搬迁。六是投资9818万元,完成区职教中心迁建。七是投资6000万元,加快绿色陈仓建设步伐。八是投资1221万元,完成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九是投资900万元,完成县功镇基础设施建设。十是投资800万元,建设坪头渭河大桥。
七、努力做好财税金融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财政监管,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构建和谐奋进新陈仓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
大力培植税源。充分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公平、公正的财税环境。突出对纳税能力强、财政贡献大的企业和项目的扶持服务,努力培植重点财源。积极争取上级各项体制补助,缓解财政压力。
切实做好财税征管工作。加强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和企业的分析,积极探索建立重点税源监控制度,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堵塞收入征管漏洞,减少收入流失。切实加强非税收入征管,保证财政收入持续稳步增长。深入推进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继续抓好农村合作基金会和金河农协借款清收工作。
全面加强财政支出管理。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在民生工程、社会事业、“三农”和灾后重建等方面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和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坚持改革创新,着力研究和解决影响我区财政发展的体制束缚,努力克服影响财政发展的机制障碍。
加大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采取多种形式,有效疏通金融机构与企业的连接渠道,建立完善的银企沟通协调机制,加强政府、银行、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考核力度,引导金融企业加强营销,改善服务,增加信贷投放。支持金融机构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增加重点优势企业流动资金和技术改造信贷投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大对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
八、围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保障弱势群体两大重点,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按照“城乡平等、统筹发展”的原则,立足公益、促进均衡、推动和谐,让全区人民在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在和谐发展中共享最大成果。
进一步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把就业再就业作为民生之本,积极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加强劳动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城乡富余劳动力转变就业观念。搞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促进充分就业。积极搭建劳动保障平台,建立人力资源市场,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全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扎实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积极开展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试点。加大城乡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医疗救助和优抚保障力度。积极解决好城乡困难家庭住房、子女上学、医疗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深入开展教育质量提升年活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积极谋划“双高普九”工作,高质量发展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贫困学生资助等扶持政策,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切实抓好寄宿生蛋奶工程。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步伐,全面启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不断改善城乡办学条件
进一步改善卫生计生服务水平。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好药品“三统一”试点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快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步伐,健全区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整顿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秩序。全力抓好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和示范镇示范村创建活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积极推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机制,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抓好虢阳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健全科技服务体系,积极推广实用技术。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抓好城乡体育设施建设,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深入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进一步提高村级自治能力。积极发展老龄、关心下一代、残疾人、慈善等各项事业,高度关注弱势群体,进一步加强兵役、双拥、民族宗教、气象、档案工作,维护好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九、认真抓好安全监管和信访维稳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建设和谐奋进新陈仓,必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努力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巩固提升平安陈仓建设成果。全面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扎实开展网格化治安巡防工作。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活动,集中整治娱乐场所、网吧等行业的突出问题,重点开展校园周边、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落实信访联席会议制度,深入开展“大宣传、大下访、大测试”活动,围绕征地拆迁、企业改制、涉法涉诉、劳资纠纷和复转军人等重点领域和人群,加大基层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力度,着力解决多年的信访积案,从源头上预防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依法规范信访秩序,不断畅通信访渠道,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
不断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突出抓好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和校园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切实加大事故隐患排查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力度,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健全工作网络、信息发布、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机制,强化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监测,开展重点领域应急演练,不断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实现新跨越,必须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提高领导科学发展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切实提升科学理政能力。积极稳妥实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努力做到发展不缺位;深入推进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把政府注意力放在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上,努力做到行政不错位;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做到管理不越位。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凡是涉及发展与改革的重大决定、重要政策,充分听取群众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做到问政于民;凡是涉及群众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的事项,实行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做到听政于民;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政府信息公布制度,拓宽与公众沟通渠道,做到议政于民,努力在增强创造力上取得新突破。
切实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进一步完善政府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联系制度,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作用。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责任过错问责追究制,依法开展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努力在增强公信力上取得新突破。
切实提升为民执政能力。积极践行为民宗旨,对事关群众利益的实事,要竭尽全力而为,创造条件去办,善谋一方福祉;对事关群众安全的问题,要见事早、行动快、解决好,力保一方平安。大力弘扬实干精神,坚持工作谋划重长远、工作推动重细节、工作落实重成效,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经得起人民、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业绩。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体验民生、体会民意,使各项工作更能体现群众意愿,努力在增强亲和力上取得新突破。
切实提升高效施政能力。政府工作人员要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置于万事之先,坚决破除有风险的不肯干、难度大的不愿干、无先例的不敢干的消极心理,更加注重高效运转,优化政务流程,更加注重作风务实,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少开会、开短会,少行文、行短文,少评比、评实效,腾出更多的精力谋发展、办实事。更加注重工作落实,健全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决策目标、执行主体、督查考核、责任追究 “四位一体”管理体系,加大行政效能监察力度,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效率落实到位,努力在增强执行力上取得新突破。
切实提升从严治政能力。坚持抓源治本,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惩防体系建设,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坚持从严治政,着力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关键部门、关键部位、关键环节的监管,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持勤俭节约,牢固树立艰苦奋斗、过紧日子的思想。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努力在增强约束力上取得新突破。
各位代表,人民的重托激励着我们,发展的责任鞭策着我们。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陈仓区委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开拓进取,为把陈仓建设成为经济实力更强、城乡环境更美、人民生活更好、社会更加和谐的现代化新区而努力奋斗!